电话:0571-85119596

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15988809932

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——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谈建筑创作
来源:中国建设报 | 作者:pmt7d56e3 | 发布时间: 2056天前 | 384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年过8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、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主任程泰宁,是中国第三代建筑大师群的代表人物之一。在梁思成、杨廷宝、童寯等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先驱身后,他以南京长江大桥、加纳国家大剧院、南京博物院、浙江美术馆等作品,在中国的建筑历史进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。

年过8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、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主任程泰宁,是中国第三代建筑大师群的代表人物之一。在梁思成、杨廷宝、童寯等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先驱身后,他以南京长江大桥、加纳国家大剧院、南京博物院、浙江美术馆等作品,在中国的建筑历史进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。

今年5月,这位大师的建筑作品展——“境”,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。作品展以视频、模型、图片、文字等多种形式,呈现了他从业以来主持设计的近20个精品项目。程泰宁指出:立足本土,进行跨文化的对话,是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必由之路。传统不等于中国,现代也不等于西方,中国建筑的未来在“前方”,而不是“西方”或“后方”。我们要“立足此时、立足此地、立足自己”,探索“现代”与“中国”的契合,寻找中国文化精神,力求在创作中有所突破和创新,要创造既符合建筑基本原理,又能为世界所了解、所共享的建筑理论体系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真正在世界建筑舞台上获得话语权。

具有东方智慧的建筑理念

1956年,程泰宁毕业于南京工学院(现东南大学)建筑系,从业以来主持设计国内外工程150余项,多项作品获得国家、省部级奖。其中,杭州黄龙饭店、杭州铁路新客站入选“中华百年建筑经典”;加纳国家剧院、马里共和国议会大厦入选国际建协(UIA)《廿世纪世界建筑精品选》。2004年,程泰宁获中国建筑师最高奖“梁思成建筑奖”。

此次作品展展出的精选项目包括杭州黄龙饭店、建川博物馆战俘馆、温岭博物馆、江阴国乐中心、杭州西站等,呈现出这位大师在不同地域、不同文化、不同建筑体例中的创作实践,展现了他对中国当代建筑创作实践与理论建构的深层思考。

其建筑创作思想,即以“语言”为手段,以“意境”为美学特征,以“境界”为哲学本体,这一具有东方智慧的建筑理念,是他建筑创作上求变创新的理论支撑。

“做建筑不是遵循先做立面、平面这些惯例性流程。在设计之初,就抱定一个想法,把自然环境、历史文化、结构形式、经济因素、安全性能、甚至是市场定位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进去。”程泰宁说,以南京博物院的改扩建工程为例,“最大的设计难点在于兼顾新老融合。老大殿是具有深厚历史人文积淀的古老建筑,必须要陪衬它、突出它;而新馆是新建的,必须有自身的独立形象。后来,我们把老大殿‘身高’整体抬高3米,突出形象,希望新馆的面貌与老馆融合。这种融合绝不是把老馆屋顶拆旧立新,我们希望不仅仅是在建筑‘语言’上、形式上,更应该在一种气质上、调性上将老与新、传统与现代进行融合。当时使用了中国传统的竹简、青铜等雕刻手段,让二者的气质、调性融会贯通。”